北京伊德诺科技有限公司
Beijing Eternity Technologies Ltd.
联系电话
EN
86-10-8416-4736

产教融合,促进航空职业教育发展

2020-11-03

近年来,我国通用航空业实现较快增长,保障能力逐步提升,发展质量和服务能力明显改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行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通用航空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通用航空作为我国新经济的重要战略构成,其产业链条长、服务领域广、带动效应强的优势将进一步显现。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加快实施,有利于加快我国通用航空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进程,提升通用航空发展规模和水平。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支持大专院校和职业学校开设通用航空类专业,培养飞行、适航、航空器和发动机制造维修等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通用航空培训机构,多层次、多渠道提升高层次人才的联合培养能力。
由此可见,中国通用航空正迎来史上最好的发展契机,航空职业教育发展前景看好。同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环境下,职业教育所占比例和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增强,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起到重要作用。而支持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产教融合,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需求对接是航空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航空职业院校发展现状
(一)多元发展,势头加快
我国航空职业教育是在国家高职教育和航空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顺势发展,并基本形成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为龙头、中高职并存、多种办学力量共同驱动的航空职业教育体系。目前我国共计有100多所从事航空职业教育的院校和机构,成为我国职业教育队伍中的重要力量,航空类职教专业发展迅速,对航空产业技术门类的覆盖面不断扩大。
(二)缺口巨大,前景广阔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民航局《通用航空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我国通用航空器达到5000架以上、年飞行量200万小时以上、建成500个以上通用机场。尽管通用航空没有“人机比”硬性要求,但根据通用航空机队规模目标,按照通用航空器与飞行人员1:1.5、通用航空器与维修人员1:3的比例测算。根据通用机场的目标,按照每个机场配备3名管制人员、2名场务人员和2名综合管理人员的最低要求测算。按照200万飞行小时,预计将有超过700家通航企业,可按1:5计算高管人员需求,按1:3计算航务签派人员需求。到2020年我国通用航空将需要新增约2.2万名专业从业人员。
而在民航领域,到2020年,中国将再新增2600多架飞机,民航局将投入超过5000亿资金流向机场建设。目前国际民航平均人机比是100:1,而我国民航业平均人机比是200:1。这意味着,仅以国际民航水平计算,未来20年我国民航类人才缺口达50至70万人。
为此,航空人才仍存在较大缺口,前景十分广阔。
(三)航空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教育与产业需求脱节。航空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形成有机互通的现代航空职教体系尚需时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开设空乘专业的院校约有300多所,每年招生人数近6万人,就业率仅为11.66%。
2、办学特色不明显,航空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跟不上需求。如商照飞行员(毕业生)供给较为充足,而成熟的飞行员却依然紧缺;缺乏适合生产制造一线的通用型人才;缺乏高水平的维修人员;新增专业(如营销、运营管理和各类保障专业)尚未形成完善的结构和满足需要的规模等。
3、教学实力有待提高。航空领域高技能“双师”素质教师严重不足,课程内容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水平不能很好体现航空企业相关岗位技术进步的现状;培养航空高技能人才所需的实训教学条件存在相当的差距。
二、基于产教融合的航空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一)加强政策引导,强化政府统筹
职业教育的属性决定了其本身的发展动力来自经济社会的需要,特别是区域经济社会或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将会对高职教育产生强大的拉动力。反过来,政府对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的联合发展战略也十分关键。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建成覆盖大部分行业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有较大提升,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推动建设30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此外,中国民航局副局长李健2018年12月12日在深圳表示,中国将进一步加强民用航空的人才培训、培养工作,预计在未来几年中,中国民航将汇集各方力量,投入超过500亿元,用于民航高校建设、科研院所建设以及科教创新平台建设。
政府的鼓励、政策的支持及社会的需求将促使中国的航空职业教育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具备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发挥就业引领,强化实训实践
航空职业教育应当充分发挥行业市场的引领作用,不断开设能满足航空常规业务和部分新增航空业务需要的专业。在办学模式和教学组织方面,及时研究市场和企业阶段性变化,将常规教学与企业的个性化需要结合起来,使教育更贴近生产,更具个性魅力。
目前,北京伊德诺科技有限公司(伊德诺)在航空领域深耕超过10年,服务超过近300家通航企业,占国内通航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二。近年来,伊德诺积极布局航空职业教育领域,“我们从退役飞机和航空教学教具销售切入,延伸完善了在航空职业教育领域的系列产品和服务,包括院校专业建设、实训室搭建、CCAR147申请等”伊德诺总经理衡芳表示:“我们与这些通航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不仅能够为学员提供生产性实习实训,健全学员到企业实习的制度,鼓励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等,而且能够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就业渠道,促进航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完善硬件设施,提升培训质量
目前,我国航空职业教育的实训教学条件不够完善,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国家也正在加强对这两方面的投入和投资,以促进航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我们已经为十余家职业院校提供包括CRJ200、737-500、737-300、Cessna182、Cessna172、R44和R22等各类退役飞机十余架,为院校的航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教学教具”伊德诺总经理衡芳进一步介绍道:“未来,我们将和院校深化合作,创新模式,打造伊德诺航空学院,还将考虑引进国际先进航空教学资源,通过校、政、企多方合作,全面提升航空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和航空产业发展”。
(四)推进产教融合,促进供需对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航空职业教育推进产教融合,通过中外合作、校企合作、校政企合作等模式创新,促进我国航空职业教育发展,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航空技术技能人才。
由于航空产业链条长,涉及的专业门类广泛。“为此,我们将结合国内大多数通航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及我国通航发展的需要,与院校合作,探索引进国际优质航空教育资源,深化学科建设,进行科学的专业设置以满足社会、产业和企业的需求”伊德诺总经理衡芳表示:“除了订单式培养,通过工学交替和毕业前顶岗实习等方式,促进产教融合,实现供需有效对接。我们还将积极与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的交流合作,把握市场导向,对接供需,精准服务规范运作的产教融合服务组织,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形成稳定互惠的合作机制。”
总之,航空产业经济的发展态势以及航空业的特点决定了航空职业教育发展方向,而航空产业的新兴性、国际化以及高端性又将对航空职业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应以地方区域产业经济以及行业人才供需为导向,发展航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旨在培养适合国际航空需求的人才培育体系,逐步与国际航空人力市场相融合。